专家:三四线城镇化建设应靠“绿色”提升软实力

评论新华网2015-10-15 09:28:38

  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人民政府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举行,“人居共建”的创新模式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和关注。

  住建部、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人居署领导、人居环境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专注于城市投融资、城市运营、房地产开发的城市政府和企业代表300余人共聚大洼,共同见证了“盘锦大洼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建设的正式启动!同时,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绿色人居:迈向生态文明的核心动力”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以积极推动绿色模式创新、加强绿色资源对接、实现绿色合作共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刘志峰做了题为《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题报告。

  人居共建:中小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涌彬认为,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城镇化已经基本完成,二线城市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潜力仍然巨大。但是较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入较为缓慢,公共基础设施的欠账更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只有以绿色人居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实现城市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从事人居环境学术研究和事业推广的社团组织,人居委近年来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优势,从中小城镇入手,在全国多个城市中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试点活动,倡导“政府+企业+社团+居民”的人居共建模式,将政府城乡规划目标和居民想要的人居环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城镇和乡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操作手段,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在小城镇和乡村建设方面,对接资源、良性互动,为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人居共建这一创新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中的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同。

  大洼地处辽河、大辽河交汇入海口,是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节点。全县总面积1349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优势。“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最大芦苇湿地”使得大洼正在成为辽宁旅游的新名片。

  如何使大洼这块美玉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在宜居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大洼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这是是大洼县委、县政府多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也是此次大洼人居共建启动着力解决的问题。

  王涌彬认为,人居共建的创新模式,将帮助城市政府对外搭建一个绿色人居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和成果推广平台,源源不断的得到高端智力、资金、人才、产业的多方面支持,对内则可以获得一套体系完善、分工明确、操作性强的绿色人居规划体系和实施方案,脚踏实地的将人居环境优化目标落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以绿色人居为引擎,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人居规划: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策略

  王涌彬认为,人居规划是人居共建的关键,也是绿色人居目标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

  他介绍,传统的以实体空间环境为主体的城市规划体系,已经难以应对信息时代下城乡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城市政府在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头绪多、难以统筹的困境。人居规划是在传统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对城镇发展的系统研究和城镇居民对人居环境的现实需求提出的一种新的规划方法,旨在为城镇和乡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操作手段,具有多重视角、政策性强、公众参与等综合优势。

  人居规划围绕人居环境这个核心,将环保、交通、绿色、城市管理等多个专业规划紧密衔接,为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编制一套和谐有序的多维度发展纲领,并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

  人居规划不属于法定体系规划,更易于操作和实施。人居规划也不是简单的规划蓝图,而是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基础和实施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人居规划强调坚持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尤其注重新城镇新社区的社会组织结构完善和文化传承,注重新居民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和谐互动,共同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为地区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据介绍,人居规划创新体系得到了全国包括盘锦大洼在内的多个城市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山东齐河、内蒙古乌审旗、江苏江阴等共建示范城市结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居环境共建实践,为我国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专家们认为,大洼已经具备了人居环境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通过人居规划的有效手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最终使得县域经济、文化教育和公共服务得到极大的改善提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美丽宜居乡村:绿色人居的下一个蓝海

  乡村是生态文明的根基。早在农耕文明时代,陶渊明就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来形容生态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乡村休闲和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成为拉动乡村经济的强力引擎。“绿色人居、旅游休闲、美丽乡村、农业众筹”成为本次论坛与会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房地产业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房地产过度依赖新区开发,新区开发过度依靠住宅开发的情况正在改变。作为轻资产的乡村旅游地产,被一些房地产企业所看好,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围绕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休闲产业进行布局,并参与到与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据介绍,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休闲被认为是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方式,人们选择乡村旅游是在寻找曾经失落的记忆空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乡村旅游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生活和清新环境以及回归大自然的渴望。

  专家指出,应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和小城镇建设,尤其是注意引导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关注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养老养生有关的领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绿色人居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认养农业:一场传统农业的“自我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大洼县打破传统思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县域内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生态认养基地。

 

  2015年初,大洼县成立了认养农业总部基地,基地采用“政府公益性参与、公司化管理”的运营模式,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互联网+认养农业”理念,主要通过认养的方式经营以盘锦“蟹田大米”为主的系列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传统升级,并借助网络、自媒体等营销平台对外推广,让更多的人体验到认养项目的优势和魅力,使盘锦地域特色农产品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认可。据了解,今年大洼县计划实现认养面积100000亩。截至目前,全县认养面积达到28000亩。“认养农业”已然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的重要产业。

  随着“认养农业”在农业领域的推进,大洼县农业产业格局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秉持实现群众增收,为市民提供放心食品的原则,推广盘锦大米品牌,改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适合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