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密集供地更要合理供地

评论京华时报2015-10-23 16:01:02

  一线城市进入“供地密集期”,开发商也进入“密集抢地期”。有机构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仅供应了27宗住宅性质用地,创下2006年以来新低,而275公顷用地仅占北京商品住宅全年供地计划的37%。为完成今年全年供地计划,最后三个月必然要供应更多地块。

  之所以会出现“供地密集期”,既是因为要完成年度供地任务,也是因为购地需求在回升。随着楼市升温,一方面是开发商回笼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则可理解为开发商看好后市,有了增加土地储备的动力。

  显而易见,密集供地可增加新房供应,从理论上来说有利于稳定房价。不过,如果一个城市的供地政策不合理或供地结构不合理,即便是密集供地,增加供地量,也未必有利于房价稳定。比如“地王”出现,对周边房价反而会起到刺激和推动作用。

  所以,促进中国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路径之一,是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供地结构。因为房价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房屋供应结构,而房屋供应结构又取决于土地供应结构,可见,合理供地是楼市稳定的基石,供地结构是否合理,关系重大。

  不久前,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指出,上海房地产市场有两大结构性问题:办公用房、商业用房投资增幅过大、保有量过大;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特别是新建商品住房的中小套型供需矛盾突出。韩正把根本原因归咎于供地不合理,可谓击中“要害”。

  目前,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购房人的一个共同感受是“楼市越来越贵族化”。这既是因为拆迁成本推高了房价,更是因为“土地财政化”、供地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因此,密集供地固然可喜,但不能为完成供地任务而供地,必须把楼市健康稳定扛在肩上。土地供给尽量不要一次性出让大块地,不制造“地王”,尽量向住宅尤其是中小套型倾斜,以改善楼市供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