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之争即将收官 人事震荡难以避免
融创和绿城之间的纠葛逐渐开始明朗起来。融绿之争,即将收尾,对于绿城人而言,他们不得不做出最终的抉择。
有消息称,如果宋卫平一方在12月31日前,把包括本息在内的交易款项全额还给融创,那么原并购协议终止执行,融创全面退出,宋卫平顺利回归。
但是从5月孙宏斌入主绿城开始,融创的基因就不断被“移植”给绿城,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绿城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人员的变化。此番如果宋卫平顺利重返绿城,毫无疑问,绿城的人事将会再次经历一轮大动荡。
绿城部分旧部选择孙宏斌
11月19日晚,绿城内部下发了一份免职令,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强的职务被免除。这份文件由宋卫平的秘书柳思嘉起草,署有寿柏年的签名,核稿人为宋卫平。该文件同时任命了应国永为绿城集团总经理,他曾在5月的并购中选择了离职创业。
随后,现在的绿城管理团队发布声明称,“现有管理团队是受各方股东领导下,唯一的、合法的管理团队。其他任何一方股东单方提出的人事任免要求,现任管理团队是不予采纳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署名的高管中,翁晓宁、童晓君和韩波等都曾是宋卫平的旧部。很显然,在融绿之争尚未尘埃落定之前,这些宋卫平的老伙计们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寿柏年选择继续支持自己的老搭档并不难理解,但是翁晓宁等人却选择站到了宋卫平的另一边。
虽然绿城管理团队在声明中表示,“现任管理团队遵循的唯一原则就是为绿城好”,但是因为这份声明是针对宋卫平的免职令,其立场就不言自明。记者就此事致电绿城副总经理韩波,说明来意后,韩波并未接受采访,只是表示希望记者能更多地关注其在浙南二、三线城市辛勤工作的同事们和地产项目。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宋卫平的旧部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难理解,有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认可了孙宏斌对绿城的管理模式,愿意为其“发声”;另一种可能性是,宋卫平能否回归还是个未知数,目前绿城还在孙宏斌掌权之下,因此他们基于现实考虑,不得不表明这样的立场。
选择站队或基于利益考量
一直以来,历史系出身的宋卫平身上都贴着理想主义的标签。宋卫平曾表示,“孙宏斌先生内心也应该有相应的善念和理想,但他们的表现在经营企业的诸项诉求中,把所谓盈利、所谓经营的成功,放在了首选,而忽略了企业所应有的社会属性和行业价值。”
此前,宋卫平也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宁愿把绿城做成绝版,也不会降价或者降低品质。但是号称代表业主利益的宋卫平,并非没有引来质疑。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毕竟是商业社会,经营行为没有必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宋卫平依靠理想主义的标签来获取市场认同,因此绿城的房子价格虽高,依然有购房者选择购买。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的不仅是绿城公司,还有那些绿城高管和员工们。在迎来追求业绩和利润的孙宏斌之后,他们的内心波澜起伏也不无可能。田强曾发过一封内部信,直指宋卫平时代绿城遗留下来的问题,“相当比例的项目产品成本远高于市场标准,成本远超市场售价的承载能力”,而孙宏斌入主绿城之后,却能凭借其高超的营销能力迅速提高销售业绩。
睿信致成管理顾问公司合伙人薛迥文表示,对绿城的员工而言,首先要适应的并不是某一个领导,而是要适应一家企业做事的方式,相比于宋卫平,这段时间以来,孙宏斌给绿城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绿城的员工如何选择站队,也正是这种变化带来的考量。
蔡为民表示,孙宏斌对销售业绩的追求,给股东、员工带来了切切实实的收益,这对那些在“宋氏风格”影响下的绿城员工们而言,他们不得不在社会理想和现实效益之间做出选择,翁晓宁、韩波等人也可能正是在这样的纠结之后,选择了站到孙宏斌这一边。
人才队伍问题再次考验绿城
作为创始人和经营者,宋卫平赋予了绿城太多的个人色彩。宋卫平对绿城进行的是“家长式”管理。
孙宏斌对销售业绩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和多数开发商一样,在保证房子基本品质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快速提高销售效率,这是和原先绿城迥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对绿城员工而言不无裨益,他们正在逐渐适应这种全新的成长体系,也在这种“改造”中逐渐适应新绿城的步调。
目前的情况对绿城员工而言,无论宋卫平最终能否回到绿城,摆在他们面前的都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薛迥文认为,一旦宋卫平回归绿城,跟随孙宏斌来到绿城的融创员工毫无疑问会选择离开,而表明立场支持孙宏斌的老绿城员工也会不得不淡出,而那些没有表态的人,如果宋卫平最终无法回归,今后在绿城的日子也不一定会好过。
此番融绿之争,绿城员工将被迫做出选择,无论如何都会有人因此离开,这对双方而言最终都将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蔡为民认为,当初融绿“联姻”以为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孙宏斌对绿城的改造并不被各方认可,此番无论绿城最终能否迎回宋卫平,人才队伍必然继5月之后再次发生动荡,对企业发展而言不见得是件好事。人才队伍不稳无疑会使绿城再次元气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