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宗庆后说电商:如果没有实体 你卖什么呢?

企业人民网房产2015-03-09 17:19:14
原标题:人大代表宗庆后说电商:如果没有实体 你卖什么呢?

  人大代表宗庆后说电商:幸好没被看上,看上也要遭殃

  每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总会是焦点人物。今年也不例外,从取消汽车限购限行到80、90后贷款买房,从企业减负到土地赔偿,宗庆后时刻不忘记给老百姓说话。

  今年,宗庆后共携带了12份议案,内容涵盖打击网络谣言、审批制度改革、食品安全、环境治理、汽车尾气治理等方面。在他汇编的手册中,有关打击网络谣言的建议被排在首位。宗庆后说去年网络谣言致企业损失50亿元,这直接导致当年业绩下滑。

  近年来,娃哈哈正尝试做跨界转型,但对业绩贡献并不大,因此,外界认为他在这些方面没有新的发展思路。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问及哇哈哈有没有转型方向时,宗庆后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应该说大的方向是有的。”

  谈审批:

  换口味得交认证费

  NBD:您如何看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

  宗庆后:主要有三点。第一,将过剩产业转移,现在这些产业在国内调整相当困难,习总也在解决过剩产业问题。像钢铁水泥我们过剩,但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像非洲一些国家水泥钢材就卖得非常贵。建议这些产业抱团走出去。

  第二,瞄准欧洲引入技术人才,可以为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所用。第三,解决增加收入问题以及医疗教育医保等问题。

  NBD:目前实体企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的影响大吗?

  宗庆后:现在实体企业发展困难,一方面税费较高,还有就是审批改革卡住了,主要在部委层面卡住了。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说是解决了六百多项,地方政府说解决了三分之二,但企业并没有松绑。比如食品饮料企业的许可证,我们企业本来已达标,但现在每个产品都要领许可证,都要请专家认证,给认证费。娃哈哈想给饮品换个口味,还要给认证费,不然企业就不能生产。

  NBD:娃哈哈有上百个品种,每个品种认证那得需要多少时间?

  宗庆后:审批时间要看,但一般没有两个月是搞不定的,如果是小企业,那时间更长。比如富氧水,卫生部批了,但广东不买账,每个地方都要去批。有的地方对标准理解不透,你还不能做。

  现在审批还有很多需要第三方认证,比如企业投资都需要可行性报告。第三方认证就要花大价钱找指定的单位,这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而且还拖延了投资的时间。主管部门只要把标准定好,企业能干就干,不需要审批,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强化生产过程的监管。

  中央的决心很大,但是很多改革卡住了。其实,建立审批清单,你的企业什么需要审批,其他都不用审批,这样企业也明白了。

  谈业绩:

  假冒和谣言影响50亿

  NBD:作为我国饮料业龙头企业,娃哈哈产品线十分丰富,但近几年的业绩并不是很好,娃哈哈如何考虑转型?

  宗庆后:现在提倡健康饮品,从行业发展看,我们将普通饮品转型为健康饮品,也在发展生物工程和中医治疗。

  NBD:国外饮料企业,对中国本土品牌是否构成威胁?

  宗庆后:国外的饮料企业未必能竞争过我们。中国五大饮料企业,其中两家美国的,还有两家中国台湾的,但四家利润加起来不如我一家。

  NBD:去年娃哈哈销售额据测算应在728亿元左右,与千亿目标相差甚远。怎么看娃哈哈的业绩下滑?

  宗庆后:去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假冒伪劣和谣言的冲击,一款产品仿冒我们,名字就差一笔,和我们包装也一样,对我们的冲击较大,这个官司打了两年才拿下。

  还有一个是网络谣言,有人炮制所谓的“科学实验”称,营养快线产品烘干形成凝胶“能当避孕套”。这完全是正常的蛋白质凝结现象,这对我们影响较大,单单这两项我们就损失了50亿。所以我这次提交了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企业权益的议案。

  这里还有一个商标的问题。现在卖假冒伪劣不用负责任,现在说出来源就不用查封,这个法律落后了。中国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如何保护要想点办法,不然永远创造不了世界名牌。

  谈电商:

  幸好没被看上,看上要遭殃

  NBD:今年部分省份上演的“倒奶风波”凸显了国内乳业上游养殖企业的生存窘境,您怎么看这一行业困局。

  宗庆后:我觉得农业部需要作个农产品调查,国内需求到底多少,有些农产品要限制进口了。

  部分省份上演倒奶,有部分原因是质量不行,一头牛需要几亩地,中国农地这么紧张,有没有必要发展奶牛?国家扶植奶牛,一家一户养,成本高,质量不能保证。

  NBD:娃哈哈会不会到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基地?

  宗庆后:到海外去,真的比中国好吗?不一定。我们也想在国外建立原料基地,我前两年去了,一去他们就抬高价格。今年肯定是有机会的,因为奶价低。而奶价高的时候,奶牛都会卖得好。

  NBD:作为传统行业企业家,怎么看待目前移动互联热?

  宗庆后:我们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是在管理上,至于产品销售上,我们的产品价值低份量重,没被他们看上,看上了也会遭殃。

  北京有电商在低价卖我们的产品,他们是在烧钱。我后来说,你把经销商批发商控制好,他要钱烧可以,等烧完钱就恢复正常了。至于O2O,因为我们产品的附加值低,第三方送货也需要付钱,所以没走这步。

  现在互联网上的销售2/3是从零售业转来的,等于2/3的零售倒闭。互联网增加服务是可以的,如果光靠假冒低价销售,也不能颠覆实体经济,如果没有实体,你卖什么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