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等纷纷谈论O2O 商业地产的未来得O2O者得天下

企业人民网房产2015-03-18 14:07:26
原标题:万达等纷纷谈论O2O 商业地产的未来得O2O者得天下

  如今,不仅是万达、银泰、中粮这样的商业地产翘楚在谈论O2O,称霸一方的宝龙地产、香港地产大佬旗下的新鸿基,甚至一些区域性的购物中心,都不敢怠慢,或设立相关部门开展自建,或敞开大门寻求合作。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已经意识到,商业地产的未来,将是得O2O者得天下。  

  商业地产在金融对接和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很多探索和创新,都值得产业地产从业者触类旁通,借鉴学习。纵观海外地产领域的发展经验,二者同作为公用经营性物业,有很多共通之处,互通有无,本应是题中之义。  

  如果说一年前商业地产和电商孰领风骚还值得一赌,那么在互联网思维全面颠覆传统商业逻辑的今日,这样的争论已经无从谈起。  

  且不论朝阳大悦城因其O2O前沿尝试成为业内明星,阿里和银泰在年初签订战略合作引得四座皆惊,仅看国内商业地产老大万达从与电商水火不容的竞争姿态,到斥重金自建电商平台,再到8月29日正式发布与百度、腾讯共建电商公司,就足令观者意识到商业地产商与互联网大融合的态势。  

  如今,不仅是万达、银泰、中粮这样的商业地产翘楚在谈论O2O,称霸一方的宝龙地产、香港地产大佬旗下的新鸿基,甚至一些区域性的购物中心,都不敢怠慢,或设立相关部门开展自建,或敞开大门寻求合作。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已经意识到,商业地产的未来,将是得O2O者得天下。  

  不过,从概念到实质的飞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前万达电商CEO龚义涛就曾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他从组建万达电商团队时就开始在全世界寻找可借鉴的商业地产O2O成功案例,但走遍五洲四海,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  

  朝阳大悦城总经理周鹏也告诉我们,他的IT研策部不得不自己做模型研发,很多事情都是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工作。

  但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新兴市场,购买力仍在不断上升,地产商在上一轮房地产繁荣周期中又积累了大量财富,这使得中国的商业地产商成为全球最有动力尝试O2O运营的群体。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商业地产O2O的洪流还是势不可挡地袭来了。

  为何要做O2O  

  有机构研究数据表明,去年全国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已经超过3400个,预计今后5年每年新增数量将会达到300个以上,10年之后中国的购物中心将会接近1万家。  

  虽然短期内人们普遍存在着商业地产结构性过剩的担忧,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商业地产未来的前景仍不可限量。  

  然而,目前国内商业地产运营水平普遍不高,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过去几年市场增长过快,商业地产扩张重量不重质有关。尤其是在2011年前后,购物中心的发展态势呈现井喷之势。  

  仅北京2011年的新增购物中心就达到134.8万平方米,百货、奥特莱斯项目则达到47.1万平方米。广州2011年大型购物中心新增供应则达到约38.8万平方米。上海2011年新开业的大型购物中心或综合体商业面积达到113万平方米。 

  随着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冷却期,商业地产的泡沫也开始显现。与此同时,电商崛起,中国甚至被预测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购物市场。而商业地产商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不少项目都开始面临大面积空置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商业地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利用电商的思维模式甚至平台,将购物中心线上线下进行打通,通过提升购物体验和营运水平,最终提升其作为不动产物业的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