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3个城市“微调”楼市政策 评论称谨防放水

热点南方都市报2014-04-03 15:44:17
提要:根据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系统的最新报告,截至目前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敏感阶段。

根据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系统的最新报告,截至目前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敏感阶段。

记者昨日从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系统获悉,2011年下半年以来,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除上海、芜湖、佛山、成都等4个放松限购政策“红线”的城市被叫停,其余城市不涉及限购的政策微调均还在实施。在这种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微调政策不断加大的局面下,部分城市的市场预期正在出现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敏感阶段。

报告指出,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仍始终没有改变。国务院常务会议及住建部、发改委、央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与地方政府调控措施的微调并存,部分地区的市场预期正在出现一定变化。

报告说,二季度地价水平呈现出趋稳略升、涨幅继续回调态势,房地产市场出现初步回暖迹象。目前对楼市采取微调的城市,其措施尚未对土地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预计三季度商服和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价格将持续上升。随着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房价和地价上行动力增加,可能出现新的优质高价成交地块,要警惕宽裕货币资金再次流向房地产业。为避免房地产市场反弹,近期需要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释放明确调控信号。

新华时评

房地产市场要坚决防止“微调”放水

国务院办公厅24日发出通知,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赴16省份,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这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专项督查的实施,传达出中央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制止地方“微调放水”的决心。

社会公众注意到,此次通知要实施专项督查,是中央部门十多次表态“调控绝不动摇”的连续动作。此间,30多个城市屡屡出台“地方新政”,试图以地方“微调”来化解中央的房地产“宏调”。政策的持续博弈,加剧了市场波动,动摇着社会预期。实施专项督查,正是释放中央政策明确信号,为地方微调政策划红线的有力举动。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成果。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市场信号趋于混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宏调”与“微调”间的摩擦增大,影响了市场预期。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地方政府一直“微调”不断。有机构统计表明,进行“微调”的城市至少达到40多个。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数据,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内容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而上海、芜湖、佛山、成都等城市因为碰到限购政策的“红线”被叫停,其余城市的“微调”仍在继续。

其实,在宏观政策层面,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从未改变。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5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发改委、央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中国地区差异大、市场主体多元,宏观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的确存在因地制宜的问题。但地方“微调”必须服从中央“宏调”,碰触“宏调”底线、红线的,必须坚决叫停。在稳增长基调下,必须确保流动性真正投向实体经济,并服从转方式、调结构的长远目标,坚决防止“宏调”筑坝、“微调”放水而重蹈为“保增长”而绑架房地产的覆辙,避免房地产市场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果付诸东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