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适房领域贪腐黑幕:官员助开发商虚抬价格

热点法制日报2014-04-03 15:46:58
提要:河南省郑州市一个有393套房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被拿出来参与摇号的仅200套,剩余的193套均神秘地直接落入户主手中。

近年来,“开宝马住经适房”、“经适房用地被开发成高档别墅”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开发商们究竟是如何绕过层层监管从中渔利,“关系户”们又是如何通行道道关卡,轻松拿房,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并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一个有393套房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被拿出来参与摇号的仅200套,剩余的193套均神秘地直接落入户主手中。这批经济适用房在销售以后,被查出购房者中有的伪造户籍信息,有的伪造婚姻信息,有的伪造房产信息,有的能够核实的所有信息全是伪造的。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根据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是适合于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

但近年来,“开宝马住经适房”、“经适房用地被开发成高档别墅”等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我们很难理解,开发商们究竟是如何绕过层层监管,从中渔利;“关系户”们又是如何通行道道关卡,轻松拿房。经适房领域的监管,究竟弱在哪里?

今年2月,一批涉及郑州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管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以及与此关联的行贿系列案件在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审结。随着这组经济适用房领域腐败窝案的公开审判,隐藏在经济适用房市场幕后的惊天黑洞被一点点暴露在阳光之下。

郑州掀经适房领域“廉政风暴”

2009年曝光的郑州“经适房土地建别墅”事件,被视为经适房领域违规操作的典型。据郑州市政府通报,河南天荣置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10月和2006年9月分别取得了3万平方米和9.9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但是该公司却在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上,违法建设14栋124套住宅,其中230.91至292.2平方米的住房58套,336.04至499.03平方米的住房32套,甚至还有502.36平方米的住房。

近年来,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经适房申请门槛也级级提高。

2003年以后,随着经适房与商品房差价逐渐拉大,经适房日渐抢手。2006年,郑州市开始对经适房进行摇号;2010年,郑州市再次抬高购买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人实行轮候制。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地群众对经适房管理混乱、分配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依旧反映强烈,各种形式的举报信件和线索落到省、市领导的办公桌上。

经济适用房指标倒卖行为,一度在郑州泛滥,在全国也屡见不鲜。郑州市一个有393套房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被拿出来参与摇号的仅200套,剩余的193套均神秘地直接落入户主手中。这批经济适用房在销售以后,被查出购房者中有的伪造户籍信息,有的伪造婚姻信息,有的伪造房产信息,有的能够核实的所有信息全是伪造的。

2011年初,河南省召开专门会议,责成郑州市纪委监察局牵头,以解决经适房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1年3月开始,郑州市纪委、检察机关组成调查组,对经济适用房领域存在的职务违纪违法犯罪问题进行彻查,一场经适房领域的廉政风暴就此拉开。包括当地土地、建设、房管、规划、物价、乡镇政府、村组干部等在内的13起案件17名违法分子先后落网并被判处刑罚。

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武专门撰文对该系列案件进行剖析:“这13起经济适用房领域的职务犯罪,一方面暴露出不法开发商和贪腐分子‘见缝插针’、‘见钱就捞’的贪婪本性,另一方面暴露出经济适用房在建设和管理上的漏洞急需完善。”

“利益链条环环相扣,官商勾结节节腐败。”二七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陈书冉如此评价。而这场“经适房廉政风暴”在全国的标本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揭开了经适房领域那些最难解开的谜团黑幕——无端虚高的价格、神秘消失的房源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购者……

河南军安实业服务有限公司一名股东向纪委调查组反映,林连波管郑州市所有经适房入住者资格审定。开发商卖出去的经适房合不合格都要过他这一关。

据法院查明,林连波曾在河南军安实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经适房小区“西城花园”要走5套经适房,都转手给了张某。久而久之,张某索性绕过林连波,直接找开发商要房,每套加价2至6万元倒卖。

二七区法院最终以受贿罪判处林连波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违法所得58万元,依法没收,上缴国库。张某涉嫌行贿犯罪问题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紧随其后,曲连文曾经的下属、郑州市二七区土地储备中心原办公室主任、二七区嵩山南路建设指挥部原执法队指导员卢建国同样因为操控房源,落入法网。

生于1973年的卢建国曾与曲连文有多年同僚关系,就在曲连文兼任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期间,卢建国于2007年被借调至该指挥部任执法队指导员,同时兼任郑州市二七区土地储备中心办公室主任。

任职期间,卢建国利用职务之便,先后接受多人请托,并分别通过关系人向当地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索要经济适用房11套,其中8套提供给张某进行倒卖,从中收受张某好处费共计13.5万元;剩余3套分别提供给荆某、王某、赵某3人,从中收受3人各2万元好处费。二七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卢建国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其中受贿赃款共计19.5万元被依法没收并上缴国库。

申请流程被掮客轻松打通

为了保证经适房分配公平,国家有着一整套申请制度。郑州市早就出台了《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申请经适房须过8流程,还特别规定,各街道办、乡(镇)政府要进行“三级审核,两次公示”,做好资格认定工作。但如此严格的程序,还是没能堵住以权谋私之手。

申请者必须居住在郑州市区满三年以上,这是郑州市申请购买经适房的第一道门槛。这一看似无法篡改的信息关卡,却轻易地被不法分子攻克了。

按照郑州市2011年前的户籍管理政策规定,外地户籍直接迁入郑州市区的审批程序比较严格,而外地户籍迁入郑州郊县的审批条件则相对宽松,而户籍从郑州郊县迁入郑州市区时则不需要再行审批。

这一管理漏洞被不法分子发现后,成为他们生财的门路。“户籍掮客”芦秋利就专门干起了这档营生。他通过打通关节,把想要购置经济适用房的外地人户口办到郑州市某郊县,随后再将该户口迁至郑州市区,并将居住时间改为3年以上,使外地人具有了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

而房管局的管理漏洞也为芦秋利的生意留下了可乘之机。“房管局对经济适用房申请人的户籍仅进行形式审查,无法核实其在公安人口信息系统中登记的实际迁入时间,导致一些人利用虚假迁入时间的户口簿使外地购房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陈书冉介绍。

随着案件曝光,户籍管理中的漏洞也显现出来。“户口审批责任制不健全,户口迁移审批不严格。从外地市迁入郑州郊县、从郑州郊县转入市区无须审批,《户口迁移证》可随意领取,这都是很严重的制度漏洞。”陈书冉告诉记者,目前郑州市已针对暴露出来的漏洞进行了相应完善和调整。(记者 范传贵 通讯员 李晓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