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丝上行走的银行垄断
(中原网 文/王文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银行体系与财政体系在本质上都是各级政府资金来渠道,银行系统从设立之初就流着国有经济的血液,担负着国有经济融资的职责。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银行体制改革开始向商业化运行模式转进。但进入90年代末,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中的国有银行成为重要推手。为国企改革“埋单”既是政治任务,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业既有职能的延续。国有企业改革在2003年之后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各家银行也为此背负起大量的坏账、呆账。几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重组整合和剥离,各家国有银行早已轻装上阵,但几年来,我们并没有看到期待已久的“春天”。在市场化经营的表象下,银行业依然保持着整体性的垄断地位。
当前,银行业成为高垄断的行业,并衍生高利润、乱收费、同质化竞争和歧视民营经济的种种弊端,这些被大家口诛笔伐。从本质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银行体制盈利模式受到行政力量的精心呵护。“存款利率有上限,而贷款利率有下限”,每一家银行即使不开展任何金融创新,仅靠利差收入,也能“躺着把钱挣到手”。今年一季度,全国银行业利息收入占总体收入就达到79.4%。这种非市场化利率制度保护和巩固了银行系统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民间资本难以进入融资市场。大量的民间资本被无形的高墙挡在银行业之外,尽管我们已经拥有3700多家各类银行机构,但这些银行中真正的股份制银行仅有12家,在体积庞大、网店众多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夹缝中,这些银行艰难生存、缓慢发展。但由于也享受着管制利率的诸多好处,这些银行也并没有扮演为池塘里凶狠的“鲶鱼”,为僵化的银行体系注入发展的活力,甚至逐渐成为国有银行的共谋者和共利者。困于资金短缺的中小微企业希望通过民间直接融资实现自我救赎,但在“非法集资”的阴影下,他们在这条道路上也是小心翼翼、举步维艰。对他们中的多数而言,股票市场是可望不可即的天堂,只能把这些表面上“接着地气”的各家银行,作为神仙一样供奉起来,这是他们无奈的必然选择。
残酷的现实表明,各家银行从来就不是,也没想过成为融资市场上的“救世主”。相反,在创新的名义下,对上门求款而后路被堵的民营企业,他们更加有恃无恐且漫无边际地设置收取咨询费、理财费等霸王条款。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不是金融创新在高歌猛进,而是银行在对中小微企业全面寻租。与之相反,对国家大型项目、国有企业和有抵押能力、盈利水平好的民营企业,各家银行格外青睐,在风险、运营成本双低和利润有保障的诱惑下,大家一拥而上,跑马圈地,在独木桥上你上我下,残酷搏杀。但从手段和方式上看,这种竞争是一种同质化竞争,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垄断竞争。银行垄断对国有企业在行政保护下的垄断和民营企业的自然垄断抛出的“玫瑰”,形成了资金的垄断与实体经济垄断的内在联盟。
利率管制为银行盈利提供了底线保障,银行的生存毫无威胁。通过贴息存款等方式扩大储蓄规模,通过票据融资、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等方式变现抬高利率水平,银行业长袖善舞,享受着垄断带来的盛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垄断是创新的天敌,保护垄断必然催生僵化和停滞。在温室里安逸生活的银行丧失了金融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安享垄断利润的后果,是逐渐丧失对存款定价能力、利率分析预测能力和利率风险防控能力。同质化竞争的背面是对民营经济的漠视,民营经济因长期贫血而变得体衰多病。陶醉在艳阳高照的银行业实际上行走在钢丝之上,无法经得起风吹的考验和恐高症的折磨。而面对汹涌而来的国际化银行业竞争,给我们涅槃重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