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发商楼盘室内净高测评:万科与中惠差21厘米
相较于房屋面积误差和楼盘实用率,房屋层高的尴尬在于“无法核实”。一则在官方的测绘体系里并不涉及层高的实际测量,二则即使民间有资质的测绘力量进行检测,也只能测得减去楼板厚度的房屋净高。
《消费者报道》在继“房屋面积误差”和“楼盘实用率”的测评之后,仍然邀请具有乙级房产测绘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万科地产(万科A:深证000002)、越秀地产(越秀地产:港股00123)、时代地产(时代地产:港股01233)、中惠熙元四家开发商进行了绝对净高的对比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先天不足”的万科以2.64米的平均净高垫底;而中惠最为“实惠”,平均净高达2.82米。
而16个单位的最小净高和最高净高也分别诞生于万科府前一号和中惠璧珑湾,两者高度相差21厘米。
万科最小中惠最高
相对房价、户型、面积而言,购房者在选房之时对房屋层高和室内净高的关注度较小。不过,这并不代表房屋层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指标。近几年,国内出现楼房层高的新闻层出不穷,其中又以层高缩水的情况最严重。
《消费者报道》在对万科地产、越秀地产、时代地产、中惠熙元四家开发商旗下五个楼盘――万科府前一号、越秀滨海隽城、越秀滨海 城、中惠壁珑湾和时代南湾的16套住宅进行净高测绘后发现,中惠熙元旗下楼盘最为实惠,平均净高达2.82米;时代地产以2.81米的平均净高紧随其后;而万科由于合同约定层高就比其他楼盘约定的3米层高少20厘米,导致其平均净高只有2.64米,垫底。
不过,即使合同约定层高同样都是3米的中惠璧珑湾、时代南湾、越秀滨海隽城和越秀滨海 城,其最高室内净高与最低室内净高相差也有5厘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层高是“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室内净高则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换言之,层高就是室内净高加上楼板厚度。
可是,在《广州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中,向来只约定层高高度,并没有明确约定室内净高。其实,业主处于房子的实际高度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室内净高,这往往导致很多业主在收楼时对自己的房子高度与合同约定的层高产生混淆并导致质疑,引发业主与开发商之间就房屋高度引起不少纠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作为开发商,他们把楼层建得低一点,可以压低建设成本。另外,层高大多与设计有关,比如加装了空调的房屋层高肯定会高一点。当然,设计公司都是受开发商委托,层高的问题最后其实还是由开发商自己决定。”
对于压低层高可以节约成本这一说法,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黄远华认为“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比如说楼层高一点,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也需要增加,这个说法在道理上能说得通。
净高为何差别大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集团的万科府前一号,是这次抽样测绘5个楼盘中,唯一一个合同层高约定为2.8米的楼盘。在此次的室内净高测绘中,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万科府前一号的E3栋抽样单位和另一个在B5栋的抽样单位室内净高却分别是2.62米和2.69米,两者相差7厘米。
对于万科两个抽样单位出现室内净高相差7厘米高度的情况,业内资深建筑工程师应勇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在没有吊顶的情况,这种相差度有点离谱了。”
万科地产相关负责人在给《消费者报道》的邮件中回应称:“净高受楼板的厚度影响。在设计时,楼板厚度受不同部位所需承受的荷载情况、竖向支撑体系的跨度等因素影响,不同使用功能区域的楼板厚度也会相应不一样。比如说,卧室的楼板厚度可能是10厘米。而客厅等大开间尺寸的区域,楼板厚度则可能设计为15厘米。同时,不同的天花装饰方式,以及不同的地面装饰方式,也会直接导致室内净高不一致。”
虽然说万科府前一号合同所约定2.8米层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里“层高宜为2.80m”。不过,房屋层高2.8米的房子,在经过装修和吊顶后,室内净高通[微博]常也就只有2.6米到2.7米。“业主居住在这种高度之下的压抑感会比较强烈”,应勇对记者表示。
而早前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商联副主席宗立成就曾提交过《建议住宅楼房层高不低于3米》的提案。他认为住宅层高对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而且楼层太低不能充分地采光和通风,不能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舒适度也达不到要求。加之目前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统一的住房标准,来保证居民楼房层高不低于3米。
可是这对于选无可选的购房者而言,或许只能寄希望于更加严格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了。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