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子

人物和讯房产2014-03-21 16:37:55
提要:对于中国楼市,危机和机遇那个多一点?也许我们能从同一份报纸上看到两种解读,宏观的探讨放到微观的市场环境中也无绝对的对与错,因此不妨再听听另一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房地产业的认识。

换种思维方式来看中国房地产业

利世集团董事长李中子博士

对于中国楼市,危机和机遇那个多一点?也许我们能从同一份报纸上看到两种解读,宏观的探讨放到微观的市场环境中也无绝对的对与错,因此不妨再听听另一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房地产业的认识。

之所以称"另一种思维方式",因为本期嘉宾是来自利世控股的董事长李中子博士,李中子先生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同时也是中国公民,而他的利世集团属于美国企业,也在从事着美国及中国的房地产业务。

一位政治学者眼中的中国房地产业

祖上三辈没有一代经商,而此前,李中子先生在国内念的本科和硕士分别是英语和新闻,这样一个从小与商业毫无关联的人最终却走上了经商之路,其思维中自然带有着政治家独有宏观、批判以及坚定等元素。

李中子先生一直信奉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他认为这句话放在目前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同样合适,也是这样的一个理论让他"潜伏"在中国房地产业中,并随时等待出手时机。

李中子表示:"我对做大房地产业务比较执着,而且对于房地产领域从来也不悲观,相反目前的国内的楼市调控不一定是坏事,挤一挤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当'裸泳者'原形毕露的时候,我们会迎来更多机会。"在此之前,绿城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事实上,房地产投资与开发只是利世控股的一项主要业务,集团还涉猎了投资并购、国际贸易以及生产制造等多种业态。李中子先生最早却是在美国靠做健身球贸易起家,其当年小摊位中的泥人雕塑、刺绣、健身球等就好似如今利世集团综合业务的原型,不过那时是健身球的热销给他提供了商机,他大胆地动用了7年海外求学的所有积蓄,好在最终也获得巨大成功,成了当时美国最大的生产销售商。

有趣的是,如今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务也成了李中子现在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房地产不一定会是目前所投资的领域中净利润最高的业务,但也是投资回报很好的一项。"李中子先生表示,中国市场是值得深耕的,目前要先从地产开发业务做起,然后逐步过渡到房地产金融。

李中子强调,如果不先经历房地产开发商的身份,就很难切身感受到企业什么时候需要融资、怎么去管理资产,这样才便于为以后转型房地产金融业务提供思路,毕竟一个企业能掌握的开发项目是有限的,而做投资则有更多的选择性,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一家美国企业眼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

"美国企业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然而在中国这个词的贬义成分居多。"李中子解释称,不管是以前做健身球贸易,还是后来投入汽车橡胶零部件的生产,都是基于对市场形式的一个有效判断。

李中子表示:"即便是在中国,比我们有钱的、比我们有关系的、比我们出身好的企业大量存在, 因此,我们只能比别人善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看到一个行业有机会应不断琢磨,等到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具备之后就开始尝试作调整。"

虽然,在李中子看来,现在是个开拓中国房地产业务的好时机,但与投资美国的房地产相比,目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让他很不适应。

李中子指出,且不论限购和限贷,从宏观背景来讲,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拿地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要受到政策的影响,而美国就明显不一样,只有在项目的最终验收环节才会出现政府机构或政府所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的身影,也就是说项目只要不违法建筑标准的相关规定就能顺利进行。

就法律层面而言,在国内,法律环境不够健全,这给项目合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要与一个不太不了解的企业合作,一旦合同出现问题,可以用来辨认对错的标准并不是很绝对,相关的细节还不明确,即使明确了也恐存在变数,而这也是利世集团所经历过的事实。

此外,在思维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目前国内可供投资的优良产品太少,国人很多会把房地产作为一项投资的选择,在美国也有不少,但除了曼哈顿的商务楼会被企业用来做长期投资,一般地区的个人投资者很少会选择炒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