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长力争今年挥别城中村:围观城改历程/世相/拿地/问题/治理
价格洼地里的两种人
“出”了村子的人
面对城中村拆迁下租住者的心理变化,部分媒体一般自顾自的喜欢用煽情手法来描写,那么煽情,那么充满美好回忆。但中原网房产频道则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只要财力允许,出了村子的人,再也不想回来。”已经“住进高档社区”的雷洁(化名)说。雷洁是中原网房产频道生活中的一个朋友。她之前在陈寨租住了3年。结婚之时,和丈夫利用这些年工作积攒下的钱,在位于中原区桐柏路与棉纺路交汇处的锦艺国际华都买了房子。搬出村子之后,她再也不愿进入“村子”里,也不愿意再看到“村子”里的人。一些“村子”里的租户则称,自己乘坐公交车途径那些景观漂亮的住宅时,心里充满向往:“在心里暗暗发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住在这里面?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
他们中的一些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只是需要奋斗的时间而已——这就是那些被媒体广泛冠以“郑漂族”标签的人群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更多的是把城中村作为无可奈何下的临时落脚点,因为这里是城市的价格洼地,吃饭便宜,居住便宜,一切都便宜。在面对拆迁时他们更多时候不是回忆,而是充满焦虑。眼观四周,得考虑下一个落脚点。
本质上他们看不起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
又“进”了村子的人
与雷洁不同,一位做钟点工的阿姨曾对中原网房产频道说,她看到许多小区业主会经常进村,买点廉价的生活用品,吃一份便宜的早餐,买一些便宜的路边水果。
这真是一个奇诡的现象:有一些人选择接受昂贵的房价逃离这里,而又有一些人因为廉价的物品而来到这里。
开发商拿地
在过去的2014年里,郑州的城中村改造项目都交给了哪些开发商来做呢?中原网房产频道对其中的一部分开发商进行了盘点。
回顾城改问题
现象:郑州待拆城中村加盖现象普遍,有房屋加盖到11层。
背后问题:目前村里没有一分耕地。于是,房租是村民们近乎惟一的经济来源。不能靠耕地了,便私自加盖房屋,以求让更多的租房者居住,以此提高收入。
政府治理: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及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行为的两份通知中,中原网房产频道注意到,打击内容包括2013年1月1日以来新增违法建筑、新发生的在建违法建筑。赵先生称,打击的一个重点就是擅自变更规划或对原合法建筑进行翻建、加建、扩建及改变原房屋使用性质等项目。
现象:郑州城中村拆迁扬尘太大
背后问题:近来,很多市民反映,不少城中村拆迁像奥斯卡战争大片,乌烟瘴气,扬尘非常大,但无任何防护措施;拆迁后的建筑垃圾没有得到清理。
政府治理:郑州市环保、建委等多部门表态:郑州已经出台规范治理建筑扬尘政策,将对建筑工地扬尘开罚单,最高罚款2万元。
现象:城中村改造配套建设缺失
背后问题:公办园太少。建公办幼儿园,没有地,选址难,可城中村改造开发商配建的幼儿园,不少却被转租外包成了高收费的民办园。
政府治理:在2013年的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团建议郑州市人大牵头,邀请财政、教育、法制等相关部门深入调研,掌握并研判全市城中村改造配建幼儿园移交工作的状况,着手起草《关于加强城中村改造配建幼儿园移交工作的有关规定》。
中原网房产频道手记:郑州城中村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中原网房产频道认为这关键在于城中村改造取决于哪种模式,是采取整体搬迁的办法,实现景观的全面改造?或者通过部分拆迁和局部装饰,再注入特色产业,使一些边缘的村庄保存部分风光?但目前情况来看,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或许,这边改造好了,随着城市的扩展,新的城中村还在不断涌现?毕竟,一个由亲缘、地缘、宗族、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网络连接的村落社会的改造,绝不是一趟轻松欢快的旅行。其间不仅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而且伴随着巨变的失落和超越的艰难。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