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就是对建业最好的情怀:从建业转型背后的压力说起

本地中原网2015-06-08 09:22:15

  此外,是现在纯住宅地块出让的越来越少了,人人都知道这是块肥肉,所以政府目前更加愿意出让混合型地块。目前的房地产企业都有自己最拿手的特点,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有自己最不擅长的地方。比如建业的强项是在住宅,虽然有着商业地产高手凯德置业作为战略合作者,但是建业直到2013年才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商业项目——建业凯旋广场。(在我看来,就目前而言,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凯德置业为国际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建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及国际资本市场形象,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倒是提供了很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若独立拿地很难拿到中意的地块,如果与其他开发商合作,那么对于目标地块的选取就可以拓宽很多。

  我想,这就是胡葆森所言的,品牌分享:以此建业可以将自己的品牌带进地市,而地市的中小型房企也可以实现出精品项目的价值提升。

  三、建业玩足球还能玩多久?

  在建业转型背后的种种压力里面,我认为应该还有投资足球的压力。全国16家中超足球俱乐部的投资商中,至少10家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投资。今年参加亚冠的四支球队中,就有三支是由涉足房地产的企业投资的;中超联赛的前六强,赞助商或投资商几乎都有房地产背景,房地产业俨然成为中超最大的“提款机”。

  足球无疑令开发商赚足了眼球,然而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足球投资潮后,房企发现品牌边际效益正在慢慢下降。

7.webp (1).jpg

7.webp.jpg

  当建业借助足球的平台慢慢完成业务拓展,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养支足球队?在足球上投资多少合适?相信这是胡葆森在建业股东大会上不时需要应付中小股东质疑的问题。在投资足球方面,老胡不容易。

  从1992年胡葆森从香港返回河南,到如今已有二十多年,胡葆森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情怀。他一手栽培的河南建业足球队,虽然几经沉浮,但一直没有易名,甚至球衣胸前广告都只选择河南本土企业——胡葆森和建业的坚持可见一斑。

  但是,当足球和地产的利益逐渐高度融合,球迷们也开始担心楼市一旦出现调整,会不会影响到足球的成绩。毕竟在职业足球的历史上,因为政策和调控因素最终退出球坛的地产商不在少数。所以,对于建业足球而言,其能否继续走的长远,得看建业集团本身未来能否继续保持良好平稳发展。对于建业而言,对足球的投资,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四、外来房企的竞争,以及数量和差异化庞大的客户群

  在建业内部,扎根河南的策略,被认为与新型城镇化这一国家策略高度吻合。我认为,这一做法也让建业地产有机会像万科一样成功转型城市运营商,并通过城市淘宝获取另一个盈利增长点。

  房地产业对社区电商、城市运营商的转型探索,仅仅是最近2014、2015这两年才大面积进行的事。 而面对外来房企的竞争,以及数量和差异化都越来越庞大的客户群,一向保守稳健的胡葆森也在谋求改变,其中,集社区服务、至尊卡、足球、教育、商业、酒店、文化旅游、绿色基地等服务资源为一体的“建业大服务体系”,正在成为建业今后住宅计划的重点。

8.webp.jpg

9.webp.jpg

10.webp.jpg

11.webp.jpg

  从此次战略发布会上我了解到,建业今年目前谋求整合足球、教育、酒店、商业、绿色基地、文化旅游等各项资源,全力打造一个覆盖业主生活基本需求的大服务体系,利用建业的业主资源和上述服务体系,组建一个社区型的销售平台,最终通过平台开发相应的产业链,获取收入。

  建业大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从时间、区域、功能多方面为客户提供“无盲点”的网络服务产品,其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而搭建的“建业 OTO 服务平台”,使建业版“私人订制”系统工程建设插上飞翔的翅膀,比如:建业“E+家”社区服务、U+生活服务、U+支付、U+理财、建业+U站、物业APP等产品。

  建业方面表示,这是建业集团由房地产开发商向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战略目标的达成指明正确的方向,建业也将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在客户需求不断变换、企业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地产行业的竞争不断拓展延伸至与产品相配套的服务方面,使得服务方式创新日新月异。

  但是,我认为,仍要看这些产品最终能否落地,以及能否为广大业主提供建业所言的那种优质服务。比如,物业APP将来的产品体验、下载率、使用率、业主满意度都是建业互联网产品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

  建业集团新蓝海战略发布会结束了,但建业的硅步千里梦,几时能圆?“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是建业对河南的情怀,那么对于建业的转型,我们可以表示看好,也可以表示质疑,但未来的一切,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唯一不变的,是让建业知道,我们都在关注着你。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建业的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