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城市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评论经济参考报2015-07-31 09:33:08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

  不少网民称,每遇大雨,便有内涝,年复一年,实在无力吐槽。究其根本,还是“重面子、轻里子”的政绩观作祟,忽视了城市地下建设。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但必须马上真正行动起来,城市管理者应扭转政绩观,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地下,实施更科学的城市规划,从而早日让城市告别烦人的“看海”模式。

  网民“薛建勇”说,很多城市建设规划“重地表,轻地下”的问题在一场场暴雨中丑态尽显。

  有网民说,这个夏天让城里人太受累,一场暴风过后,排水系统瘫痪,街道成河,污水横流,交通堵塞。与地上无比壮丽的建筑物相比,地下排水系统“趴窝”,着实令城市管理者十分尴尬。

  网民“马浩亮”说,城市管廊建设存在的突出弊端是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建设、长远布局。水、电、热、气等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各扫自家门前雪。且主政者目光短视,一届领导一届工程。因此造成大量重复建设,城市马路经常被“开膛破肚”,排水管道刚建好填平路面,燃气管道建设时又重新挖开,另起炉灶。

  有网民认为,地上建设要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匹配,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应重视代表着“城市良心”的地下管廊的建设。城市执政者应扭转政绩观,对地下管廊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

  网民“蔡恩泽”说,城市管理者一定要从为市民高度负责的着眼点,在建设包括排水系统在内的管廊时多下点工夫,舍得把钱撒在“地下”,少搞一点盆景式的政绩,多办一点实事。

  还有网民认为,城市“看海”模式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一方面,要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城市的防洪标准应与发达国家城市接轨,达到较高的标准,并根据城市地形等自然条件,设立暴雨天气下的专用排水道路,专门用来排水。另一方面,要科学划定城市的绿地率和水面率红线,保持城市的生态基础,避免城市的渗水、蓄水功能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