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应综合施策让保障房住得舒心

评论经济参考报2016-05-12 09:30:05

  一些受访基层干部群众表示,保障房空置率高,除申报不准、分配不及时等原因外,主要在于配套不足,使保障房没有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解决这一问题,须从科学制定规划、完善考核机制、适当放宽准入门槛等方面综合施策,保障群众住得“舒心”。

  江西、河南等地住建部门建议,科学制定保障房建设规划,对选址和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作出明确界定和要求。同时,可探索引入对保障房建设的多元考核机制,加大对民生配套设施“软环境”的考核力度,避免单纯以速度和数量论英雄。

  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扭转保障房建设中的不良倾向。陕西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一些保障房项目选址较远、配套不全导致入住率低情况,陕西专门制定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规划选址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规范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选址标准和程序。目前,已有不少项目因选址不符合要求被刷掉。

  业内人士建议,在此基础上,应加强部门协作,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保障房分配及时、公正。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形成问责机制,保证保障房质量稳定。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保障房供过于求情况,基层干部建议,合理测算被保障人群,打通“两个通道”,消化一些地方“过剩”的保障房存量。

  江西省南昌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人表示,为避免出现空置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申请者户籍、住房、经济收入限制。对于社会投资主体建设公租房的,应允许其预留一定比例的发展空间。同时,允许社会投资主体将一定比例的公租房作为周转用房。

  河南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负责人说,在保障房空置压力较大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县区,可尝试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道,加快推行政府租赁或购买商品房用作公租房,减少建设量;打通保障房和棚改安置房的通道,将符合条件的保障房作为棚改安置房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基层干部反映,目前一些地方的保障房空置率高、配套设施不完善,与经济增速放缓,政府财政收入偏紧、产业难以带动有关,需及时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保障房配套“收尾难”风险。

  陕西省横山县政府工作人员透露,作为资源型城市,能源行业不景气、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对当地保障房项目配套进度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横山县三产服务区管委会主任贺永君坦言,凤凰新城所在的三产园区是2010年榆林市政府批准建设的,规划面积6.79平方公里,计划为当地榆横工业园区能化项目配套产业和住宿,总投资20多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而随着去年开始保增长压力增大,财政投入跟进也略显吃力。

  河南省住建厅工作人员也表示,河南要求保障房要服务于产业聚集区,因而许多公租房建在聚集区内。但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个别产业园区内工厂没有入驻,有的企业虽入驻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审计署此前通报的新乡3509套保障房未分配,就是因为原定向使用公租房的企业倒闭,分配方案未能及时调整。对此,基层建议,各地有关部门应及时对这一苗头问题加强分析研判,适时调整政策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