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频频联姻各显神通 热衷携手造城

要闻东方今报2014-09-11 08:22:43

  万科2014年上半年报告显示,随着万科合作项目尤其是小股操盘的比重逐步上升,万科的盈利能力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这让万科尝到了甜头。如今,越来越多的 “地产联合体”现象也在全国各处出现。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整合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典型桥段之一】本土强强联合 外来合作“联姻”

  近些年,开发商调整发展策略,因此联合开发在房地产业内已经渐成一种趋势。在业内,三两家房企联合开发较为常见,但也不乏十几家房企携手合作。

  业内较知名的案例,当数郑州市联合置业有限公司的注册成立。2003年7月,该公司由郑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郑州市25家地产企业联合发起成立,注册资金1.08亿元。随后该公司开发了位于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第一栋标志性商务大厦——联合中心大厦。当时的郑东新区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正是需要引进投资、完善配套的时候,政府集合民间资本完成了这次建设。

  另一起较大规模的联合开发案例,则发生在2010年7月初。当时,建业地产对外公告称,包括建业地产在内的16家河南本土房地产企业已签订合资协议,拟共同出资12亿元,成立一家名为 “河南地产商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目的是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从事物业开发及相关投资。

  本地民营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时有上演,外来房企高举进驻河南的同时,也拉开了外来房企与本土企业“联姻”的序幕。

  2012年12月18日,业内大佬万科与本土知名房企美景集团低调签约。虽然低调,但这一场签约背后却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商万科,正式迎娶中原地产一线开发商美景集团。它不仅为美景建立了更大发展的新平台,也为万科进驻中原腹地、构建区域大布局,提供了一个绝佳契机。这样一场低调的签约也再次给中原楼市带来了强烈震动。

  【典型桥段之二】类型多样化 房企各显神通

  当联合开发变得越发普遍,联合开发的类型也在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向清分析,目前郑州的房企联合开发类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类,有钱的开发商和有地的开发商联合。具体表现为有钱的开发商到郑州后没找到合适的土地,与本土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商合作,形成资本与土地的联合开发。

  第二类,本土开发商和管理运营好的外地开发商联合。本土房企相关手续齐全,但在管理和运营上经验不足,与一些外来的大品牌房企联合开发,增强项目知名度、美誉度。

  第三类,品牌、管理和运营等方面都比较好,但对新开发的楼盘力不从心或是为了推动新楼盘开发进度而合作,如新田和恒大的联合。新田拥有大量面积的土地,管理和运营也都较好,但为了加快推动楼盘成熟选择与恒大合作。

  除了同业之间的联合之外,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异业之间的合作。在当下,资金、技术都缺乏的开发商也较多地存在着,他们选择与建筑商、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混合制企业联合以谋取更好的发展前途。

  宋向清表示,企业间的联合是适应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良好模式。如今,房地产市场细分逐渐深化,市场对产品要求极为苛刻,对开发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应对市场能力差,需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此选择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这不仅是开发商推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聪明和策略之举,也是房地产市场新态势下,开发商应对市场的新举措。

  【典型桥段之三】创新优势互补 资源整合共赢

  在过去的十年里,房地产行业常被人们喻为“钱多人傻”的暴力行业。只要有钱,不管懂不懂房地产,就能买地、盖房,然后轻松赚钱。也就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的粗放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分购房者的利益,亦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十年后的今天,当房地产行业经历过青涩的发展期逐渐走向成熟,专业度不够、资质欠缺的开发商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当“限购”“限贷”两座大山压在了各大房企的头上,房企们不得不断腕求生。如何才能在进入下半场这一关键时期不被市场淘汰,平稳渡过?强强联合,抱团发展成为众多房企可选的不错道路。

  但并非强强联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业内人士指出,强强联合下,企业所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一定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产品品质的飞跃。

  但就目前看来,郑州多个联合开发的项目,均是有着优异品牌、口碑及全国市场的开发经验的外来品牌房企,加上本地知名房企的合作而为。外来房企凭借着优异的口碑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和信任,而本土房企手中拥有资源优势。双方房企合伙无疑可以节约成本、整合资源,使合作双方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诚然,在“地产联合体”这部2014大片中,品牌房企合作的出发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为了获得更好的资源,有的为了更好地促进销售。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品牌房企之间在合作的同时,亦在相互学习对方的优势,达到互利共赢才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