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市场”巨大商机 引发房企扎堆发展“养老”

聚焦大河报2015-05-13 14:46:16

  “养老地产”不是找个山清水秀的地儿盖个房子

  “养老地产项目从来都不是先规划、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而应该是先有需求、有市场,再去拿地。做养老,一定要摆脱传统地产思维。”全联房地产商会前会长聂梅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几年,房企对养老地产的反应越来越大,步伐也越来越大。在各种行政手段管控的当下,发展养老地产或许成为房地产业的另一条出路。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养老地产开疆辟土的过程注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不论是放眼全国还是着眼一线城市,养老地产成为房地产业的新模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养老地产,就是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几栋漂亮的房子,最多配备一些适老化设施即可,基本上是概念大于实际意义中的产品。

  然而,目前为止,尽管试水者众多,我国仍没有公认的养老地产的“典型成功样本”。不过,也不乏试水者各自探索盈利模式,例如绿城的“学院式养老”、保利的“三位一体”养老模式、万科的“邻里式养老”、亲和源的“社区化养老”等。有专家认为,养老地产盈利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到明朗阶段,虽然距盈利模式成熟尚有距离,但在2015年,将会有更多企业对养老地产盈利模式有更新、更深入的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创新将是今年的主旋律。

  事实上,很多陆续进入养老地产领域想要分蛋糕的企业仍抱着“建房子卖房子”的想法。“目前,确实有房企、险企是借养老地产的名义圈地,养老地产项目有没有水分,有多少水分,其实可以通过很多办法来规范和界定。比如说,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养老地产项目规模,规定养老地产只租不卖,又或者购买者一定要限于65岁以上老人,对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有一定要求,这样,是否就能减少一些带着不良目的来圈地的企业的冲动?但又能保护真正想在养老产业有所作为的房企、保险企业的积极性。”

  前景不容小觑服务贴心才是王道

  十余年前北京顺义区的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即太阳城),是当时国内最早的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房地产项目,它的入住率可以达到100%。然而据媒体调查,现在的太阳城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年社区,房价也涨了3倍。小区的老人们认为,“起码小区内有食堂,一天人均饭钱也不超过20元。小区有医院、有急救车,急救效率高。”但是,据了解,小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却与刚入住时相去甚远。

  这不禁让人思考,“养老地产”究竟是在“卖房子”还是“卖服务”,怎样处理卖房子、卖服务与盈利之间的关系?目前,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实现盈利,养老项目的投资人可谓“花样百出”。除会员卡制、保证金制、直接租住制外,还有“打擦边球”的“卖房制”。

  各种花样的养老地产服务项目,暴露出养老地产业的一个尴尬现实,与表面热闹的养老投资相比,真正能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机构其实并不算多。

  “更高质量的养老需求正在形成。”专家说,“养老地产目前属于起步阶段,前景广阔。养老地产跟传统的房地产相反,硬件并不是最主要的,实用就行,世界上有几个养老机构自诩五星、六星、七星的?房地产思维的重点是要把房子卖掉,业主一旦入住即‘游戏结束’;而对于养老机构而言,老人入住,才是养老服务的开始。养老产业应该盯着的是软件,是让老人安度余生的贴心服务。对此,首先政府要做好规划,要有标准和规范。”业内专家提醒,什么是养老地产,它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定义,它有什么指标和要求,一定要清楚明了,企业才会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