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化论:楼市也在经历由卖房子到卖生活方式的变迁

聚焦河南商报2015-06-04 09:29:42

  在很多年前,曾有人调侃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说这是一个“看天吃饭,靠地赚钱,纯手工打造”的行业。所谓“看天吃饭”,指的是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过于粗放,在仍然被政策左右的市场里,生存兴旺首先要看政策脸色;“靠地赚钱”则是随着房价地价飙升,开发企业完全可以坐地生财;至于“纯手工打造”则直指开发的产品品质低劣、效率低下,甚至很多项目变成了城市的建筑垃圾。

  这句话十分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过去十几年的黄金时代里的发展路径,在有块地就能把房子卖出去的年代,开发商也完全没有压力去打造精品和树立品牌,只是在简单地重复着“拿地—盖房—销售—拿地”的资本游戏。

  不过,这种路径现在看来有些行不通了,在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建设发展后,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供应已经不再紧张甚至过剩,在地块上随便竖起一栋楼就赚钱的时代也已过去,面对着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房地产从业者开始在反思中艰难转型,随之而来的则是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在房地产市场同样是金科玉律。与自然界的物种进化一样,房地产行业的改变也在适应着时代需求的改变,楼市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番由硬件向软件、由整体向局部、由卖房子到卖生活方式的变迁。

  楼市的硬件升级是最直观的感受,从简单的花草树木到亭台水系,景观的变化让人欣喜,从学习万科、龙湖到凸显自己的个性,中原的房地产开发水平进步明显,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以建业、永威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开发商开始在项目上做出自己的风格,并且在市场上拥有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外来开发商如万科、恒大等企业拉开了精装修房源的新一轮升级,在此之前,虽然也有精装修的项目面市,但大多集中在小公寓产品,其装修质量、户型设计和产品风格也并不成熟,并没有进入主流。外来大鳄进入郑州,带来了标准化的产品和设计,也刺激本土房企如建业、永恒等推出了自己的精装修产品。

  相比于产品形态的直观变化,开发模式的变化则更加深刻,最大的变化就是大量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在2008年前后,郑州大多数项目除了纯正的写字楼、商业外,大多数是“住宅+底商”的产品组合,而随着万达广场的开业和大量城中村改造,尝到了甜头的政府开始大量推广城市综合体的模式,打造新商业中心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以新田开发的国贸360广场、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俨然呈现出与二七广场等老商圈分庭抗礼的态势。

  在产品的进化过程中,增加产品和品牌的附加值一直是开发商发力的重点领域。最早的版本更多是营销上的噱头,比如地中海、褐石街区、Art-Deco等建筑风格的大行其道,各种名目的专家站台,虽然大门越来越豪华,但同质化也越来越明显。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精明的品牌开发商开始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建业力推的大服务体系、永威的精工匠造,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以品牌塑造为核心,挖掘、整合楼盘的综合竞争力,包括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物业管理等,并从软件方面加强住宅的建设,更有一部分房企逆市而袭,引入智能化系统、新风系统等,提升了住宅市场相当的档次。

  事实上,在房地产市场的流变中,不少经典之作仍值得我们回味把玩,尽管会有华而不实的噱头,也有同质化的问题存在,但楼市从卖“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向“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活方式过渡也是难以阻挡的潮流,而这一轮又一轮的变迁,也见证了楼市人居环境的进化发展。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普及,社区O2O、智能化居住等概念也开始落地,楼市N.0版本也将不断升级出现,而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大潮流下,新生活无疑令人期待,随之而来的行业转型和企业升级也将是一场精彩的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