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楼市热度更胜“红五月” 商品房待售面积3年来首次减少

聚焦南方日报2015-07-06 09:42:29

  尽管这些潜在购房者主流是自住和改善型的“刚需”群体,但从受访者的选项分析,住房作为“保值增值”资产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如选项高度分散的“购房时主要考虑的前三个因素”中,9.99%的人买房时会考虑“有升值潜力”,这一比例仅次于以11.18%并列第一的“交通便利”和“周边配套完善”,甚至超过了“有优质学位”(9.82%)。

  从收入和预算来看,这一群体的购买力并不差。调查显示,这些潜在购房者的家庭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的合计占比为53.46%,超过了半数;对于购房单价的预期,高达32.24%的人能接受单价3万元以上,25.16%的人计划购房单价为2—3万元,合计共有近六成潜在购房者能够接受单价2万元/平米以上的房子。

  对于计划购房总价预算,选择100—200万元的人最多,达到28.45%;选择200—300万元的位居第二,为20.89%;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预算超过300万元的两个选项(300—500万元/500万元以上)合并计算,这一群体的比重已经达到32.07%,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对所在城市下半年房价趋势的预测选项中,认为会上涨的人占比合计达到63.49%。可以说,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当下购房者对房价“看多”的心态。

  普遍看多的背景下,受到“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潜在购房者的购房计划显得较为急迫。在购房计划中,有超过三成(35.69%)的人选择在半年内购房,在所有选项中排在首位,比例也远超其他选项,而考虑“一到两年内购房”和“两年后购房”的人合计不到一半。

  商品房待售面积3年来首次减少

  市场

  今年上半年,受金融政策多重利好影响,资金面动能再发力,加上各项住房政策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加速回暖。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楼市持续升温,成交量、价皆呈增长趋势,个别一线城市甚至出现涨势大超预期。

  成交量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显示,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57亿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15万平方米,这是自本轮房地产市场低迷以来,商品房待售面积首现减少,也是自2012年4月以来持续长达3年之久的商品房库存上升态势首次出现转变。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24409亿元,同比增长3.1%,也实现了自2014年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而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2015年上半年,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约26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绝对量创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其中,今年一季度代表城市月均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2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二季度以来,央行进行新一轮降准降息政策,加之“3·30新政”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成交持续回升,5月代表城市住宅成交达到3191万平方米,6月成交进一步走高,成交超过3400万平方米,接近去年12月的历史单月最高水平。

  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量提升尤其明显。上半年一线城市月均成交量75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超过45%,绝对量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其中6月成交超过100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长近1倍;二线城市月均成交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5%;三线城市月均成交量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0%,增幅仅次于一线城市。

  相比新房,二手房市场的成交增长更为显著。2015年1-5月,十大城市二手住宅累计成交37.42万套,较去年同期的27.61万套大幅增长35.55%。其中5月单月成交9.74万套,创2013年4月以来单月最高成交纪录。

  成交价格方面,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数据,2015年上半年百城均价环比由跌转涨,百城整体住宅均价转为累计上涨,涨幅为0.82%。但不同城市表现分化,其中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态势明显。

  分城市来看,上半年各线城市住宅价格表现分化,一线城市累计上涨5.17%,上涨态势明显,二三线城市均下跌。具体来看,一线城市累计上涨5.17%,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2.5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累计下跌0.75%,跌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35个百分点;三线城市累计下跌1.25%,跌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37个百分点。